阅读历史 |

第40章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(2 / 3)

加入书签

而不是一人之皇帝,累死累活驮着天下人的福祉。

奋斗了一辈子,还不许享受享受么?他都五十多岁了,还有多少年可以好活?

高力士果然很懂自己的想法。

李隆基忍不住想道。

“是啊,朝堂上只要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宰相就可以了,要那么多人斗来斗去又有什么意思呢?”

李隆基颇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。

张九龄是留不得了,不如借这个机会,将其逐出朝堂吧。

正在这时,一个宦官走进书房通传,左相李林甫求见。

“朕就知道哥奴一定会来的。”

听到这个消息,李隆基哈哈大笑道。

李林甫想搞走张九龄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,只不过一直在等待一锤定音的机会。如今,借着周子谅这个“莽夫”,李林甫要对张九龄打出最后一击了。

虽然这位大唐左相,哪怕什么也不做,也能达到目的,张九龄如无意外,也一定会被赶出朝堂。

但是,既然可以直接干掉政敌,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李隆基身上呢?被动挨打可不是李林甫的作风。

对于这一点,李隆基知之甚详。张九龄很直,他要用;李林甫很奸,他也要用;牛仙客很弱,他还是要用。

这些人都是李隆基的工具。

既然是工具,那便只有趁手与扎手的区别,没有善恶之分。

心中盘算着一些杂事,李隆基让人准备了一壶“春饮”,等着李林甫进来。

不一会,李林甫穿着紫色的官袍走了进来,根本就没换掉身上的衣服,还是宴会上的那一身。

“哥奴是在宫外等了一会又折返回来了吧。”

李隆基忍不住调笑道。

“回圣人,确实如此。微臣想到一件事,不太妥当,特回来报与圣人。”

李林甫很是谨慎的说道。

“不就是攻讦张相公那点事嘛。”

李隆基不以为意的调侃道。朝臣们互相背后说坏话嘛,都是老套路了。

张九龄还在他面前说牛仙客的坏话呢。

“并非如此,周子谅在宴会上弹劾李适之,其实针对的是牛仙客。但他敢这么说,倒也并非是张相公的指使,而是背后有秘闻。明日圣人可当面问询,必然为真。”

李林甫一脸正色说道。

居然不说张九龄坏话了?

李隆基也开始严肃起来,收起了脸上的笑容。

“有本谶书上说两角犊子自狂颠,龙蛇相斗血成川。两角犊子,牛也!龙蛇相斗,乱也!圣人明日逼问周子谅,他必然拿出这本书。”

李林甫从袖口摸出一本小册子,这是某个“无名氏”写的谶书,交给李隆基。

这本“禁书”在长安坊间流传很久了,范围也很广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,私人刊印书籍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难度。这种“谶书”都是非法刊印的禁书,私人收藏、传播、借阅都是违法行为!

所谓谶书,就是那种胡言乱语的小册子,里面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,暗示一些事情。在政治上,常常作为发酵舆论之用。

受制于封建时代的辟谣难度太高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,很多人都信类似的东西,有些甚至还传得神乎其神

最出名的便是《推背图》。

当然了,这本小册子逼格可比《推背图》低太多了。

表面上看这些只是无稽之谈,但却实实在在踩在李隆基的逆鳞上。

“好!好!明日朕便亲自问问周子谅!”

李隆基的火气又上来了。

目的已然达到,李林甫毫不拖泥带水,躬身行礼后退下。

这一刀,便能将张九龄与周子谅一起送走了。

李林甫静待明日的狂风暴雨。

……

开元二十五年春的一次朝会上。

李隆基当面告知监察御史周子谅,说牛仙客在河西任劳任怨,功劳足以拜相,如果没有其他的理由,牛仙客必定会被朝廷任命为工部尚书。

周子谅不知是计,直接搬出那本谶书上说的“两角犊子自狂颠,龙蛇相斗血成川”,对李隆基辩解说本着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”的原则,不应该将牛仙客安排在中枢当六部尚书,而是应该将其安置在地方为官。

李隆基大怒,命人将周子谅杖毙于大明宫紫宸殿上!又因为周子谅是由张九龄所引荐的,根据朝廷的相关规则,出了大事宰相要承担连带责任,而且张九龄亦是难逃指使的嫌疑。

于是李隆基因为周子谅这件事,亦是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职,将其贬为荆州刺史。

中书令的职务由李林甫暂时兼任,同时还任命牛仙客为工部尚书,即刻上任。

至于郑叔清关注的户部侍郎之职应该由谁接替,则提都没有人去提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