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0章 开始(1 / 1)

加入书签

公司创立还算顺利,工商局注册,提交几万押金。名字叫“郎辉科技有限公司”。办公地就在写字楼租了一间小隔间,两台电脑,正式开启创业之旅。

首先要解决的是隐形牙套材料的问题。这块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,所以才能一直收割百分之六十的费用。

其实徐朗他们还有一个愿景,就是降低隐形矫治总体价格,让更多的人用的起,让国外垄断滚出去!

徐张二人分工推进,徐朗负责联系专业矫正医生,张辉则去高校谈材料科研合作。

徐朗第一个找的便是安洋主任。他详细的把自己合伙成立公司的事情告诉了安主任,并且想让安主任帮忙,让更多的人矫正医生参与合作。“非常好的想法”安主任称赞道“如你所说,如果我们把价格打下来,打破国外资本的垄断,对于医生,患者,都是极好的”“我可以帮助你们,但是有个条件,我要入股”。

得到了专家的认可,徐朗很是兴奋,但是入股的事,他说需要跟张辉商量。

张辉这边,通过同学引荐,找到了高校材料系的高教授,说明来意后,高教授对于研究牙科材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说来也巧,上海本地高校的材料学系,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,科研能力极强,对于把科研转化为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,正式他们奋斗的目标,所以双方一拍即合。

张辉也承诺,规模化生产之后,会给予材料学系持续的分红。

就这样,医生后台有了眉目,徐张二人商量后,决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,给予安主任。材料立项研究,也提上了日程。

通过安主任跟材料学系的背书,郎辉公司取得了医疗生产的资质,但是直接接触患者,还需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。

下一步就该招聘员工、建立厂房了,但是这都需要真金白银,终日的奔波,二人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,一边是安主任联系了很多大夫,大家都跃跃欲试,一边是高教授科研进展顺利,突破国外材料的垄断指日可待,二人最后只能把资金的希望,寄托于天使投资了。

徐朗接手了联系投资方的任务,张辉则安心协助高主任搞科研,安主任继续扩大矫正大夫后援圈。

找投资路并不顺利,这些人很谨慎,也可以理解,如果是个项目就拿来投,估计早亏的连裤子不剩。

徐朗被一次次的拒绝,有的是担心市场小,更多的则是对材料的替代性存在疑虑。
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在经过几个月的攻坚后,国产可替代牙科材料终于研制出来了,就在此时,一位上海本地的投资人,也是徐朗之前拜访过的,投资了郎辉公司,开启了天使轮的投资。

有了资金,徐张二人租了大的办公室,招聘了公司相关人员,人事,财务,业务…… 并在近郊租了厂房。

材料虽然研制出来了,并且经过测定性能不比国外的差,但是量产却是问题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