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14章三山五岳定同盟(1 / 2)

加入书签

唯独少林寺等中原的佛门教派忧心悄悄,担心将来收拾不了、冒出意想不到的坏结果。

草头帮因为这一战七零八落几近消亡,二哥、五哥、六哥、十六哥、十八哥战死,四哥、二十五哥、二十八哥、投奔朝廷都指挥麾下。

此前三十三哥、三十九哥已背叛草帮,与赵匡胤一帮同伙同享功名,七哥、二十四哥、四十哥重伤,八哥、三十二哥、四十二哥、四十四哥失踪。

其余兄弟死的死逃的逃下落不明,二十二哥人在异国辽邦,其人机智应变,应该没有问题,唯独存活的是大哥、三哥,九哥、三十六哥。

大哥李重吉早已肝肠寸断、悔之不及,深深觉得对不起木子因,重吉自觉无颜在世,几度自杀,被三哥丹成经和九哥荀天影救下。

三十六哥涂一醉,对大哥很是不满,他本想单独远走,被荀天影拦下留住,这么多兄弟中感情相好的,也就他们俩还好好活着,余人重伤皆被少林寺收留医治。

此次木子因西域二次追杀,大哥李重吉竭力声称自愿随行,因为有伤在身,被木子因等人劝止静养。

木子因和荀天影等人,看李重吉情绪不佳,便和金笔生力劝草帮三哥丹成经,建议等大哥李重吉康复后,率部在秦州、凉州一线接应。

李重吉闻言执意不允,他觉得年初在西域,因可老公主书信一事,格外对不住文天教木子因,所以坚持草帮的兄弟,只要手脚健全,务必追随木天师,去西域报一箭之仇。

至于赵匡胤这样的叛逆,他迟早要和兄弟们收拾。

这样三哥九哥和涂一醉,才同意与木子因一道,但文天教的兄弟,确是一个个态度漠然。显然,对草头帮过去的一言一行、还不能彻底原谅,只是碍于木天师在场没有发作。

经过这一战,三教九流的江湖人物,对木子因无不佩服,加上少林、天山等名门正派的声威,多数人闹哄哄要去,木子因并不觉得人多力量大,再说江湖人物再多,与大食教徒相比,也是杯水车薪。

何况,千里追敌、劳师远袭,胜算并不大,主要是给予大食教徒心里震慑,所以,众好汉还是以出其不意、攻其无备的偷袭为主,木子因与数位武林耆宿商议好策略。

这一来,九嶷山等七门九派就不好推脱了,最后各大门派均以在洛水河畔的约定,除去在京兆府一战中受伤的人员,几乎统一议定,群雄随文天教出征西域。

三教九流的汉子也不甘示弱,一致高呼要和大食教徒分个高低,好教他们一万年,也不敢马放秦川。

考虑到九死一生、及其同伙热衷名位,木子因与各大掌门领袖商议,既然单克星愿意、参与西征大食教,无论如何,这是一件好事,给他一个名头无有不可,或许能将歪门邪道,慢慢引入正轨。

哪怕是九死一生少做坏事,脱离魔道的最积极的反面,比成为名门正派的反面劲敌要强得多。

因此木天师与一众耆宿决定,给与单克星西征副总指挥名号,统领三教九流、左道旁门一大帮好汉。

值此临行时,罗浮山的利凌云和管太虚,受大师兄之命,本来易皙让九姑鸿雁传书,是让屈天子和利凌云前来协助,却因管太虚热衷好事、不甘寂寞,推脱大师兄看守师门,能解决重大事务,比他镇守罗浮山有用。

屈天子眼见难以说服师弟,所以,就将迎还恩师归山修养的重任,临时交给了两位师弟代劳。

世外真人因为康复不佳,功力恢复缓慢进展难如人意,呆在中原等候不是办法,想到回罗浮山有夫人相伴,应该没有大问题,为了不拖累群雄决战大食教徒,二人就没有参与西征行动。

不过,妻舅神华宫主寻找及时,在长安总算找到了妹妹和妹夫,宫主稍后将世外真人夫妇、接回姑射山静养精修。

作为罗浮山的曾经掌门兼门徒,但真人夫妇极为关注爱子未来,因此叮嘱女儿,随木子因麾下的文天教左右,却被九死一生认为耻辱加以驳回。

真人也不与之辩驳计较,想到既然西征大食,两个弟子恰好到来,不如安排他们随太师叔出征,也好给小女一个照应,自己就是回不了罗浮山,往后也能心安理得,这也算是罗浮山的武林同盟代表。

昆仑掌门鲜至柔见状,起先是凝眉微蹙,她对单克星统领的这些江湖上、旁门左道之徒有些担忧。

确实,这些人武功不怎么样,又不肯诚心听从号令,就怕事到临头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那可就成了武林有史以来、最大的笑柄了。

昆仑派掌门想跟三山五岳的掌门再议,却又怕泄了众人高涨的信心和斗志,最终看了诸位泰山北斗一眼,不自然地流露一点、似曾多虑的笑意。

此前,凌丫头早将江湖好汉、攻打长安城的情况描述过,而今继续西征,不给大食教徒以喘息养伤之机,携胜利雄风横扫西域,当属上策。

但一大帮人出征,吃喝伤病等是一个大问题,需得早做安排,木子因自然不敢怠慢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